经会诊,国家、省市、军地医疗专家组确定成都军区总医院新增1名特危重伤员。目前,18名危重伤员中,8名为特危重伤员(军区总医院7名、华西医院1名),烧伤面积均在95%左右,生命体征极不平稳;另10名危重伤员病情暂时相对稳定。
今日凌晨,卫生部指派的5名烧伤科专家抵达成都军区总医院,目前支援成都“6.5”事件伤员医疗救治工作的军地专家共计23人。为统筹安排专家力量,强化医疗救治各项措施,卫生厅确定了专人负责各方专家组间的协调和交流,同时专家组再次对医疗救治方案进行商讨和调整。各收治医院整合专家力量,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全力开展特危重和危重伤员救治工作。
今日下午17时30分,省卫生厅召开党组会,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骥就“6.5”公交车燃烧事件的伤员救治工作进行了再次研究部署,要求尽最大的努力,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医疗资源,全力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的哥疑惑:死者曾被自己撞过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竟然与我当年在北京路隧道口发生的那起车祸如出一辙!”昨天下午,的哥胡先生一见记者就说,2006年2月20日凌晨0点30分,他驾驶出租车从北京路隧道口经过时,时速为60公里。由于隧道口有一斜坡,出租车灯光就斜斜往上射,待车辆翻过斜坡后,Nylon tube胡先生突然看见路中间躺着一个人,他立即踩下刹车,却由于距离太近,还是撞在那人身上。
“他朝前滚了大约两圈才停下。”胡先生说,他立即拨打110和120,是北郊大队(如今的交警六大队)的交警前来处理的。伤者满身酒味、人事不省,被送到同仁新华医院后,经医生及时抢救才转危为安。“当时是撞在那人的腰上,造成两根肋骨骨折,花了5000余元才治好。”
胡先生的妻子李女士回忆说:“那个伤者当时穿一件灰蓝色中山服,浑身上下连两角钱都没有。”伤者在昆明没有亲戚,李女士一家为此专门请了一个人前去照顾。伤者就在医院里躺了16天,直到伤势完全好了后,才在交警协调下,由胡先生支付了5000余元医疗费和2000元营养补助费才达成协议。
胡先生说,出院前一天,伤者要求胡先生支付5000元补助才同意出院,而胡先生只愿支付1000元,双方就此僵持起来。直到2006年3月8日早上,胡先生再次去医院看望伤者时,双方才以2000元谈妥,随后到交警队签了一份协议,此事才告一段落。
“隐约记得那个人好像姓杜,是河南人,当年才48岁。”胡先生说,这两天,他们一家看到媒体报道这场车祸,感觉怎么与两年前自家发生的那起车祸如此相像?!“在几乎相同的地点和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场景!而且死者也姓杜,也是河南人,不会有那么巧吧?!”
于是,胡先生翻箱倒柜地找出当年处理后留下的证据,当年留下的伤者的身份证复印件显示:“姓名为杜传富,出生于1958年10月14日,压力容器家住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杜庄村。”
昨天下午,记者在胡先生家带回两年前那次车祸的相关证据,有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同仁医院的病历本复印件、双方签订的处理协议原件、伤者的收条原件、保险公司的理赔单及医疗费收据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