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由于灾后文物修复工作繁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动承担了灾区部分受损文物的修复工作,并为此组建了文物修复专家团队。今年6月10日,修复专家团队将前往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开始修复馆藏受损文物。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修复灾区受损文物也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说,四川灾后文物修复工作必将增强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魏瑄说,汶川大地震使受灾地区文博单位馆藏的部分珍贵文物遭受损伤,受损文物亟待修复。我们义务承担了灾区部分受损文物修复工作,希望社会各界能共同承担这项公益事业。
据了解,深圳货运公司此次灾后文物修复活动得到了四川省文物局、北京天雅古玩城、中信银行、摩斯伦会计师事务所、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协助和支持。
按照四川省文物局最新统计数据,全省大约一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同程度受损,而据专家估计,这个数字还会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提升,“此次受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将突破100处”。赵川荣说。
除了损失最为惨重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苏祠、丹巴古碉群、朱德故居、峨眉山古建筑群、郭沫若故居等一批珍贵的古迹和革命遗迹也伤痕累累,有的甚至全面坍塌。
另外,全省还有近60余家博物馆、文管所、纪念馆及文物库房受损。其中,北川县文管所、青川县文管所、汉源县文管所办公用房和文物库房全部倒塌。截至19日统计的数据,四川省内馆藏文物已损失841件,其中珍贵文物(国家三级文物以上)148件。
“令人欣慰的是,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两处重大遗址,由于是高规格的博物馆,受损不是特别惨重。三星堆博物馆仅有两件陶器被震落,金沙遗址博物馆2号陶瓷馆部分陶器受损。”赵川荣说。
专家将入川抢修古建筑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国家文物局已经成立了文物保护专家组,将深入灾区一线指导文物抢修工作,另外,2至3个星期后,全国各地的文保专家将陆续入川参加文物抢修工作。
“地震中损毁的绝大多数都是古建筑,涉及文物之多、修复难度之大,超乎四川省文物局一省之能力。”赵川荣说。广东省文物局局长苏桂芬表示,一旦国家文物局正式展开动员,广东省文物局将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古建筑专家前往灾区参与文物修复工程。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直流电阻测试仪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指出,地震中垮塌的一些木结构建筑还有望修复,而砖石结构建筑则比较难复原。罗哲文还指出,对于已经坍塌的古建筑不能轻易移除,“未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以保存历史原貌”。
兴建汶川大地震遗址及博物馆也成为国家文物局正在筹措的事宜。单霁翔表示,除了修复文物建筑,国家文物局将会“有目的地保存一些地震后的古迹遗址。”